午夜影院在线观看版_亚洲综合大片69999_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免费在线精品视频_九九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何言:思想伟力引领现代化出彩之路
更新时间:2022-10-13 19:11:33    来源:河南日报

何言:思想伟力引领现代化出彩之路

2022年10月13日06:57

来源:河南日报

  何言

  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

(一)

  金秋十月,历史时针指向一个重要时刻。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河南的发展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在全国大局中举足轻重。实现现代化,河南必须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图为郑州市龙子湖智慧岛。 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郑州市龙子湖智慧岛。 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情系中原大地,十年来先后四次亲临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我们“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切期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

  他寄语河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

图为2022年6月,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举行开镰仪式,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西平小麦”喜获丰收。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2022年6月,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举行开镰仪式,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西平小麦”喜获丰收。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建设德才兼备和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希望河南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着力打好“四张牌”。

  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

  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图为治理后的黄河小浪底济源段。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治理后的黄河小浪底济源段。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

  牢记领袖嘱托,践行初心使命。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接续奋斗。中共河南省委提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以高质量建设“量”的积累,达到高水平实现“质”的提升,“两个确保”契合河南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期盼,是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的河南实践,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

  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万亿、4万亿、5万亿元台阶,综合实力越来越强,粮食生产这张王牌越打越好,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城市越来越宜居,乡村越来越美丽……河南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奋楫扬帆,办成了一件件想办的大事要事,交出了一份份真金白银的出彩答卷,迈上了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把现代化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图为新县田铺大塆精品民宿。 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新县田铺大塆精品民宿。 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今天,河南正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站在希望的田野上,憧憬金色的梦想,我们豪情满怀、步履铿锵。

(二)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

  谋振兴、促崛起、求跨越、争出彩,一幅壮丽的出彩画卷在中原大地铺展开来,一个充满生机、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的现代化河南迎面走来。

8月9日,第六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开幕式暨跨境电商高峰会在郑州举行。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jpg

  8月9日,第六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开幕式暨跨境电商高峰会在郑州举行。河南日报记者 聂冬晗 摄

  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回顾十年历程,河南发生了令人鼓舞的深刻变化,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这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锚定“两个确保”,我们踔厉奋发、不懈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主动担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进程中的河南使命。

  在这幅前后相续的现代化建设长卷中,有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有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有波澜壮阔的改革探索,也有拥抱世界的开放襟怀……

(三)

  在现代化道路上,谱写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今年8月底,郑州为两家独角兽企业授牌,这是河南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这十年,河南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经济总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五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

  工业增加值稳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第1位,工业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粮食稳、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广阔天地生机勃勃。

  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45%,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着力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

河南“米”字形高铁四通八达.jpg

  河南“米”字形高铁四通八达

  ……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1%,不仅稳住经济大盘,而且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前8个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高出全国2.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8%,高出全国4个百分点。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发展仍是河南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省长王凯强调,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对河南来讲,这既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战胜困难的动力。

  做优增量强支撑,持续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四个拉动”等,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不断涌现,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速快速拉升、高位运行;做大存量挖潜力,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灯塔工厂”里工业机器人左右腾挪,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破冰布局,为发展积蓄强劲动能,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展现了河南作为,体现了河南担当。

(四)

  在现代化道路上,激扬探索创新奏鸣曲。

  在中共河南省委“中国这十年·河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以阿兹夫定为代表的河南十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隆重亮相,迅速吸引各界目光。

  高台起势,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成立省科技创新委员会,河南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位一体”融合建设;完善体系,先后揭牌运行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8家省实验室,新建25家省产业研究院、21家省中试基地;科教提质,支持郑大、河大“双一流”建设,培育“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得到教育部积极支持……

  河南,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

  创新的阀门一旦打开,活水就会喷涌迸发。

  在“超聚变”,一台台服务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下线,“河南造”算力助力数字化转型。

  在“洛玻”,超薄玻璃盖板可像纸张一样折弯,古老技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让玻璃焕发新光彩。

  在“中原农谷”,48家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和种质资源保护,打造“农业芯片”“种业硅谷”……

位于郑州龙子湖智慧岛的嵩山实验室展厅(9月29日摄)。 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jpg

  位于郑州龙子湖智慧岛的嵩山实验室展厅(9月29日摄)。河南日报记者 聂冬晗 摄

  去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6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迅猛增长,“两院”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纷至沓来。创新发展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中原大地成为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沃土。

  今年上半年,河南能源完成营收596亿元,同比增加146亿元。国资国企改革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省属国企盈利创历史最好水平。

  事业单位改革坚持“减法”“加法”并重,“瘦身”“健体”结合,实现从里到外的重塑性改革、结构性优化和功能性再造;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三化三制”,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开发区新格局逐步形成……

  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数量突破900万户,是十年前的3倍多,位居全国第5位、中部六省第1位。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提升至90%。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全面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坚冰顽疾、堵点难点,澎湃的发展动能在中原大地竞相释放。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郑州机场北货运区一派繁忙,智能安检、自动扫码称重系统、无人叉车无缝衔接,物流效率大大提升。郑州机场客货运量连续多年稳居中部第一,北货运区投入使用后,机场年货邮保障能力提升至110万吨。

图为郑州机场往来卢森堡的航空货机。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郑州机场往来卢森堡的航空货机。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开放的河南朋友圈越来越大。“空中丝绸之路”辐射升级,郑州—卢森堡双枢纽连接欧美、辐射全球;“陆上丝绸之路”扩量提质,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超6000列,实现每周“16去18回”高频次往返对开,境内外合作伙伴逾6000家;“网上丝绸之路”创新突破,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永久落户郑州,跨境电商业务辐射196个国家和地区,织起了一张链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云端大网”;“海上丝绸之路”内通外联,周口中心港相继开通6条国内和3条国际集装箱航线,信阳港·淮滨中心港货物运输辐射9省市,积极发展铁海联运、河海联运提高通江达海能力……

图为周口港。 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周口港。 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行达天下,网联世界。

  2021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8208.1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货物进出口总值为十年前的2.5倍,开放型经济量质齐升,在经济大盘中占据重要分量。向制度要潜力,以开放拓空间,中原大地隆起开放新高地。

(五)

  在现代化道路上,奏响幸福生活协奏曲。

  走进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远远就能看到一个由村民微笑照片组成的拼图墙,照片中的笑脸,一个比一个灿烂。“笑脸墙”就是幸福墙。河南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图为卫辉市罗圈村小学学生放学回家 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卫辉市罗圈村小学学生放学回家。 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聚焦“一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1.6万个,拥有养老床位53万张,比2012年翻一番。聚焦“一小”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0.8%,比2012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效缓解。聚焦“一青壮”推进技能河南建设,近年来每年开展技能培训超过300万人次,技能人才总量超过1300万人,更多年轻人拥有人生出彩机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作,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老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高质量推进灾后重建、落实“双减”举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农村电网提档升级、5G网络覆盖农村、移动政务掌上办……办民生就是暖民心,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传递着发展温度,体现着人民情怀。

图为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河南“一河一策”开展黄河支流治理,全省黄河流域湿地公园已达67处,沿黄生态廊道绵延数百公里。白天鹅三门峡栖息越冬,大鸨、黑鹳、中华秋沙鸭“重现江湖”,珍稀动物用翅膀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投票”。

  扛稳“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河南开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等14个专项行动,丹江口库区及干渠河南段水质保持Ⅱ类以上。

图为商丘市民权国有林场。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商丘市民权国有林场。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曾经渣坡满山的小秦岭如今山青水绿,民权申甘林带草木葳蕤,大别山老区加速绿色崛起……千行百业向“绿”而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十年累计下降约37.3%,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日益增加。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海马水兽、仙鹤祥云,桥摞桥、路摞路、城摞城,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一眼千年、世人瞩目。

  14项考古项目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等文旅新地标,迅速晋升“网红打卡地”;数字藏品成为新风潮,文物“装进”了元宇宙……文旅新业态具象化、可感知、读得懂、有看头。

7月26日,观众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参观游览。当日,历经近半年时间的改造提升,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正式开门迎宾。本报记者王铮摄.jpg

  7月26日,观众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参观游览。当日,历经近半年时间的改造提升,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正式开门迎宾。河南日记者王铮摄

  坚定文化自信,立足自身优势,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传统文化频频破圈,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自然资源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加快转变为发展优势,让诗和远方“豫”见美好。

(六)

  在现代化道路上,唱响党建引领进行曲。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

图为郑州市基层党员干部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郑州市基层党员干部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面对疫情,河南20余万个基层党组织、500多万名党员亮身份、作表率。从救治病人的主战场到供应物资的大后方,从群防群控的城市社区到广大乡村,一个个奔波忙碌的身影,发挥中流砥柱般的关键作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彰显了初心使命。

  59年前,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种下一棵桐树苗,扎根于沙丘,成为活在百姓心中的树。如今,一棵棵“桐树苗”与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每到春天,那棵著名的“焦桐”,连同遍布兰考城乡的泡桐花苞饱满,花香四溢。本报记者 史长来 摄.jpg

  每到春天,那棵著名的“焦桐”,连同遍布兰考城乡的泡桐花苞饱满,花香四溢。河南日报记者 史长来 摄

  锻造队伍,河南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墩苗育苗”计划,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化河南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基固本,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正风肃纪,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日益巩固……“提升能力、锻造作风、实干立身、争先出彩”,河南把党的建设成效转化为现代化建设实绩。

  在大战大考中锤炼本领,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勇为天下先的新气质,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中原大地氤氲升腾。

(七)

  交响曲宏伟壮丽,奏鸣曲明朗流畅,协奏曲清新自然,进行曲慷慨激越……荡气回肠的韵律乐章,正是现代化的时代脉动。

图为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渠首。 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尝,丹江水清凉可口;

  听,“复兴号”列车呼啸而过;

  看,“河南一号”卫星发来高清照片,平川沃野,只此青绿;

  叹,中铁盾构机刀盘凸凹分明、刀片镶嵌其中,“大国重器”入地便一往直前……

(八)

  9月27日,北京展览馆。“直挂云帆济沧海”“便携秋水揽星河”“不负韶华争朝夕”……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河南展区的人们感叹不已。光影世界,时代投影;实物展品,记录成就。一段段视频、一件件实物模型、一幅幅图片图表,生动展示着一个出彩的河南,也以丰富多彩的元素引人遐想:河南将寄托中原儿女怎样的想象和期许?

奋进新时代成就展河南展区。曲鹏 摄.jpg

  奋进新时代成就展河南展区。曲鹏 摄

  未来的河南,国际范与中原风相得益彰,势能强劲;

  未来的河南,要素资源在“天地之中”风云际会,欣欣向荣;

  未来的河南,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相互促进,蒸蒸日上。

  ……

  今天的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今天的我们,正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豪迈奋进在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新征程上。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

  奋进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奋进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

  奋进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

(九)

  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一列复兴号高铁列车驶向郑州东站。本报记者 王铮 摄.jpg

一列复兴号高铁列车驶向郑州东站。河南日报记者 王铮 摄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风雨无阻向前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策划:董林 刘雅鸣

  统筹:张学文 万川明

  执笔:李兵 夏远望 薛世君 丁新科 于晴

1.jpg

文章编辑:陈东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何言:思想伟力引领现代化出彩之路
2022-10-13 19:11:33    来源:河南日报

何言:思想伟力引领现代化出彩之路

2022年10月13日06:57

来源:河南日报

  何言

  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

(一)

  金秋十月,历史时针指向一个重要时刻。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河南的发展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在全国大局中举足轻重。实现现代化,河南必须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图为郑州市龙子湖智慧岛。 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郑州市龙子湖智慧岛。 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情系中原大地,十年来先后四次亲临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我们“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切期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

  他寄语河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

图为2022年6月,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举行开镰仪式,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西平小麦”喜获丰收。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2022年6月,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举行开镰仪式,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西平小麦”喜获丰收。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建设德才兼备和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希望河南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着力打好“四张牌”。

  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

  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图为治理后的黄河小浪底济源段。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治理后的黄河小浪底济源段。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

  牢记领袖嘱托,践行初心使命。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接续奋斗。中共河南省委提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以高质量建设“量”的积累,达到高水平实现“质”的提升,“两个确保”契合河南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期盼,是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的河南实践,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

  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万亿、4万亿、5万亿元台阶,综合实力越来越强,粮食生产这张王牌越打越好,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城市越来越宜居,乡村越来越美丽……河南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奋楫扬帆,办成了一件件想办的大事要事,交出了一份份真金白银的出彩答卷,迈上了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把现代化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图为新县田铺大塆精品民宿。 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新县田铺大塆精品民宿。 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今天,河南正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站在希望的田野上,憧憬金色的梦想,我们豪情满怀、步履铿锵。

(二)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

  谋振兴、促崛起、求跨越、争出彩,一幅壮丽的出彩画卷在中原大地铺展开来,一个充满生机、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的现代化河南迎面走来。

8月9日,第六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开幕式暨跨境电商高峰会在郑州举行。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jpg

  8月9日,第六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开幕式暨跨境电商高峰会在郑州举行。河南日报记者 聂冬晗 摄

  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回顾十年历程,河南发生了令人鼓舞的深刻变化,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这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锚定“两个确保”,我们踔厉奋发、不懈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主动担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进程中的河南使命。

  在这幅前后相续的现代化建设长卷中,有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有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有波澜壮阔的改革探索,也有拥抱世界的开放襟怀……

(三)

  在现代化道路上,谱写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今年8月底,郑州为两家独角兽企业授牌,这是河南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这十年,河南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经济总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五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

  工业增加值稳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第1位,工业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粮食稳、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广阔天地生机勃勃。

  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45%,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着力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

河南“米”字形高铁四通八达.jpg

  河南“米”字形高铁四通八达

  ……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1%,不仅稳住经济大盘,而且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前8个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高出全国2.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8%,高出全国4个百分点。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发展仍是河南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省长王凯强调,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对河南来讲,这既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战胜困难的动力。

  做优增量强支撑,持续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四个拉动”等,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不断涌现,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速快速拉升、高位运行;做大存量挖潜力,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灯塔工厂”里工业机器人左右腾挪,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破冰布局,为发展积蓄强劲动能,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展现了河南作为,体现了河南担当。

(四)

  在现代化道路上,激扬探索创新奏鸣曲。

  在中共河南省委“中国这十年·河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以阿兹夫定为代表的河南十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隆重亮相,迅速吸引各界目光。

  高台起势,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成立省科技创新委员会,河南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位一体”融合建设;完善体系,先后揭牌运行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8家省实验室,新建25家省产业研究院、21家省中试基地;科教提质,支持郑大、河大“双一流”建设,培育“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得到教育部积极支持……

  河南,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

  创新的阀门一旦打开,活水就会喷涌迸发。

  在“超聚变”,一台台服务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下线,“河南造”算力助力数字化转型。

  在“洛玻”,超薄玻璃盖板可像纸张一样折弯,古老技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让玻璃焕发新光彩。

  在“中原农谷”,48家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和种质资源保护,打造“农业芯片”“种业硅谷”……

位于郑州龙子湖智慧岛的嵩山实验室展厅(9月29日摄)。 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jpg

  位于郑州龙子湖智慧岛的嵩山实验室展厅(9月29日摄)。河南日报记者 聂冬晗 摄

  去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6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迅猛增长,“两院”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纷至沓来。创新发展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中原大地成为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沃土。

  今年上半年,河南能源完成营收596亿元,同比增加146亿元。国资国企改革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省属国企盈利创历史最好水平。

  事业单位改革坚持“减法”“加法”并重,“瘦身”“健体”结合,实现从里到外的重塑性改革、结构性优化和功能性再造;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三化三制”,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开发区新格局逐步形成……

  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数量突破900万户,是十年前的3倍多,位居全国第5位、中部六省第1位。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提升至90%。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全面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坚冰顽疾、堵点难点,澎湃的发展动能在中原大地竞相释放。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郑州机场北货运区一派繁忙,智能安检、自动扫码称重系统、无人叉车无缝衔接,物流效率大大提升。郑州机场客货运量连续多年稳居中部第一,北货运区投入使用后,机场年货邮保障能力提升至110万吨。

图为郑州机场往来卢森堡的航空货机。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郑州机场往来卢森堡的航空货机。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开放的河南朋友圈越来越大。“空中丝绸之路”辐射升级,郑州—卢森堡双枢纽连接欧美、辐射全球;“陆上丝绸之路”扩量提质,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超6000列,实现每周“16去18回”高频次往返对开,境内外合作伙伴逾6000家;“网上丝绸之路”创新突破,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永久落户郑州,跨境电商业务辐射196个国家和地区,织起了一张链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云端大网”;“海上丝绸之路”内通外联,周口中心港相继开通6条国内和3条国际集装箱航线,信阳港·淮滨中心港货物运输辐射9省市,积极发展铁海联运、河海联运提高通江达海能力……

图为周口港。 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周口港。 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行达天下,网联世界。

  2021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8208.1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货物进出口总值为十年前的2.5倍,开放型经济量质齐升,在经济大盘中占据重要分量。向制度要潜力,以开放拓空间,中原大地隆起开放新高地。

(五)

  在现代化道路上,奏响幸福生活协奏曲。

  走进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远远就能看到一个由村民微笑照片组成的拼图墙,照片中的笑脸,一个比一个灿烂。“笑脸墙”就是幸福墙。河南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图为卫辉市罗圈村小学学生放学回家 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卫辉市罗圈村小学学生放学回家。 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聚焦“一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1.6万个,拥有养老床位53万张,比2012年翻一番。聚焦“一小”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0.8%,比2012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效缓解。聚焦“一青壮”推进技能河南建设,近年来每年开展技能培训超过300万人次,技能人才总量超过1300万人,更多年轻人拥有人生出彩机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作,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老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高质量推进灾后重建、落实“双减”举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农村电网提档升级、5G网络覆盖农村、移动政务掌上办……办民生就是暖民心,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传递着发展温度,体现着人民情怀。

图为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河南“一河一策”开展黄河支流治理,全省黄河流域湿地公园已达67处,沿黄生态廊道绵延数百公里。白天鹅三门峡栖息越冬,大鸨、黑鹳、中华秋沙鸭“重现江湖”,珍稀动物用翅膀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投票”。

  扛稳“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河南开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等14个专项行动,丹江口库区及干渠河南段水质保持Ⅱ类以上。

图为商丘市民权国有林场。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商丘市民权国有林场。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曾经渣坡满山的小秦岭如今山青水绿,民权申甘林带草木葳蕤,大别山老区加速绿色崛起……千行百业向“绿”而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十年累计下降约37.3%,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日益增加。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海马水兽、仙鹤祥云,桥摞桥、路摞路、城摞城,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一眼千年、世人瞩目。

  14项考古项目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等文旅新地标,迅速晋升“网红打卡地”;数字藏品成为新风潮,文物“装进”了元宇宙……文旅新业态具象化、可感知、读得懂、有看头。

7月26日,观众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参观游览。当日,历经近半年时间的改造提升,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正式开门迎宾。本报记者王铮摄.jpg

  7月26日,观众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参观游览。当日,历经近半年时间的改造提升,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正式开门迎宾。河南日记者王铮摄

  坚定文化自信,立足自身优势,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传统文化频频破圈,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自然资源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加快转变为发展优势,让诗和远方“豫”见美好。

(六)

  在现代化道路上,唱响党建引领进行曲。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

图为郑州市基层党员干部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郑州市基层党员干部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面对疫情,河南20余万个基层党组织、500多万名党员亮身份、作表率。从救治病人的主战场到供应物资的大后方,从群防群控的城市社区到广大乡村,一个个奔波忙碌的身影,发挥中流砥柱般的关键作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彰显了初心使命。

  59年前,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种下一棵桐树苗,扎根于沙丘,成为活在百姓心中的树。如今,一棵棵“桐树苗”与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每到春天,那棵著名的“焦桐”,连同遍布兰考城乡的泡桐花苞饱满,花香四溢。本报记者 史长来 摄.jpg

  每到春天,那棵著名的“焦桐”,连同遍布兰考城乡的泡桐花苞饱满,花香四溢。河南日报记者 史长来 摄

  锻造队伍,河南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墩苗育苗”计划,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化河南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基固本,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正风肃纪,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日益巩固……“提升能力、锻造作风、实干立身、争先出彩”,河南把党的建设成效转化为现代化建设实绩。

  在大战大考中锤炼本领,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勇为天下先的新气质,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中原大地氤氲升腾。

(七)

  交响曲宏伟壮丽,奏鸣曲明朗流畅,协奏曲清新自然,进行曲慷慨激越……荡气回肠的韵律乐章,正是现代化的时代脉动。

图为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渠首。 本报资料图片.jpg

图为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尝,丹江水清凉可口;

  听,“复兴号”列车呼啸而过;

  看,“河南一号”卫星发来高清照片,平川沃野,只此青绿;

  叹,中铁盾构机刀盘凸凹分明、刀片镶嵌其中,“大国重器”入地便一往直前……

(八)

  9月27日,北京展览馆。“直挂云帆济沧海”“便携秋水揽星河”“不负韶华争朝夕”……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河南展区的人们感叹不已。光影世界,时代投影;实物展品,记录成就。一段段视频、一件件实物模型、一幅幅图片图表,生动展示着一个出彩的河南,也以丰富多彩的元素引人遐想:河南将寄托中原儿女怎样的想象和期许?

奋进新时代成就展河南展区。曲鹏 摄.jpg

  奋进新时代成就展河南展区。曲鹏 摄

  未来的河南,国际范与中原风相得益彰,势能强劲;

  未来的河南,要素资源在“天地之中”风云际会,欣欣向荣;

  未来的河南,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相互促进,蒸蒸日上。

  ……

  今天的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今天的我们,正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豪迈奋进在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新征程上。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

  奋进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奋进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

  奋进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

(九)

  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一列复兴号高铁列车驶向郑州东站。本报记者 王铮 摄.jpg

一列复兴号高铁列车驶向郑州东站。河南日报记者 王铮 摄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风雨无阻向前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策划:董林 刘雅鸣

  统筹:张学文 万川明

  执笔:李兵 夏远望 薛世君 丁新科 于晴

1.jpg

文章编辑:陈东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免费黄色网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 欧美 日韩 综合 | 97爱爱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 | 中文精品久久久 | www,99|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91亚洲在线 | 中文字幕久久久 | 78成人天堂久久成人 | 国产精品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 91av电影在线观看 | 91茄子视频在线观看 |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调教sp | 99热精品免费 | 国产成人啪午夜精品网站男同 | 九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9色热 | 一级片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天堂下载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久久片老牛 | 国产亚洲一二区 | 91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热九九精品| 午夜性色a√在线视频观看9 | 热久久久久 | 久久久成人精品视频 | 美女涩涩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中文字幕 | 9191色| 中国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人人干日日干 | 懂色av免费 | 一区二区成人在线 | 曰韩免费| 麻豆91精品91久久久 | 日本网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