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影院在线观看版_亚洲综合大片69999_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免费在线精品视频_九九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顶住旱情稳大盘——河南小麦生产一线观察
更新时间:2025/6/18 20:24:24    来源:中原网

新华社郑州6月18日电 题:顶住旱情稳大盘——河南小麦生产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刘金辉、马意翀

中原熟,天下足。当前,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已完成收割。

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面对小麦生长关键期的旱情,河南农民千方百计抗旱浇麦,各部门加强用水调度,融合“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大力推进机收减损,保持了夏粮产量总体稳定。

旱能浇涝能排 8808万亩高标准农田给稳产托底

豫西洛阳市汝阳县,种粮大户曹现伟看着仓库里堆成小山的麦子满是欣慰。“今年有这样的收成不容易,1400亩小麦我浇了3到4遍水,比往年多浇1到2遍。平均亩产约1100斤,跟往年差不多。”曹现伟说。

河南省气象局的监测显示,3月中旬至5月21日,全省平均降水量3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而这段时间正是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期。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称,4月1日以来,河南组织234处大中型灌区开闸引水23.6亿立方米,维修机井5.6万眼,累计抗旱浇灌1.14亿亩次,具备条件的麦田基本浇灌1遍,部分地方浇灌2到3遍,加之4、5月有两次降水,旱情得到控制,小麦受旱面积由1107万亩降至110万亩,主要分布在豫西、豫西南丘陵岗地。

曹现伟的小麦不减产与他流转的地都是高标准农田有很大关系。这些农田里,水渠修到了地头,每隔50米就有一眼机井。

截至2024年年底,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8%,现有灌溉机井115万多眼,抗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河南安阳县“90后”种粮大户张先智的小麦获得丰收,他流转的2900亩地均是高标准农田,配备了伸缩式、平移式、指针式等多种现代化喷灌设备,用手机就能操控,“使用平移式喷灌设备5天浇完300亩,指针式喷灌可以日夜不停。”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调查显示,豫西、豫西南丘陵旱地灌溉条件较差,小麦受干旱影响出现减产,但这些区域小麦面积占比较小;豫北、豫东大部以及驻马店北部、南阳大部抗旱力度大,小麦后期温度总体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促进籽粒灌浆,这些地区产量保持稳定甚至稳中有增,较大程度挽回了损失,保持了夏粮产量总体稳定。

“五良”融合让生产潜力充分释放

有了高标准农田这个底子,河南积极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农业生产潜力。

河南新乡县种粮大户张志成的小麦亩产达到1300斤,比去年提高约100斤,除了浇多遍水,还有很多秘诀:深翻、精播、良种。

“前两年,我对4000多亩地进行了深翻,它能够防止土地板结,让小麦的根扎得更深,有利于小麦分蘖和保墒。”张志成说,他还使用带有北斗智能终端的拖拉机进行精准播种,播得直且均匀。

张志成去年选了4个经过多年筛选的小麦品种进行播种,部分是为种子公司种的种子粮。“你看,这麦粒多饱满,今年小麦生长后期阳光充足,对灌浆好。”张志成抓起一把小麦向记者展示。

近年来,河南持续推进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工程,选用优良品种,采用深耕深翻、精准播种、滴灌喷灌等技术,借助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植保和实施“一喷三防”,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河南郸城县农民王雷把1000亩小麦的打药工作承包给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打一遍农药每亩只需要12块钱,比我自己买药雇人要便宜。”王雷说,他们的工作人员有无人机,1000亩一天就打完药了。

目前,河南拥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7万个,服务小农户1612万户,有效破解“谁来种地”课题。

河南省植保站站长张国彦说,今年河南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整合各级资金开展统防统治和“一喷三防”,全省病虫害发生面积较去年减少1272万亩次,促进了小麦品质提升。

“快”字当头精割细收 减损就是增收

小麦成熟后就要立即收割,如遇降雨还要雨前抢收,如何既快又减损,考验着机器、机手和调度的能力。

5月20日,河南南阳邓州市的一块麦田里,6台联合收割机一字排开,不一会儿就将指定区域内的小麦收割完毕。工作人员立即在6组机收道内随机选定取样区,收集其中的麦穗和麦粒进行称重,重量越小,损失率也就越小。最终,收割机手伍传飞以0.02%的损耗率夺得冠军。

“我们省要求机收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一些地方每年都会通过机收大比武、机手培训等方式降低机收损耗率。”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王秋生说。

近几年,为了提高收割机的使用效率,河南推出了“农机云”信息化服务平台,登录电脑或手机软件,农机部门可实时监测农机分布、作业情况,及时掌握机收进度;农机手可查询周边区域作业需求、维修网点、加油站等信息;农户可查询附近的收割机、联系机手。

今年河南小麦大规模机收从开始到结束历时22天,投入联合收割机约21万台,机收率达99.8%。

“麦收期间天气以晴好为主,特别有利于机收,所以小麦的品质比较好。”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说。(完)

文章编辑:李润生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顶住旱情稳大盘——河南小麦生产一线观察
2025/6/18 20:24:24    来源:中原网

新华社郑州6月18日电 题:顶住旱情稳大盘——河南小麦生产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刘金辉、马意翀

中原熟,天下足。当前,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已完成收割。

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面对小麦生长关键期的旱情,河南农民千方百计抗旱浇麦,各部门加强用水调度,融合“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大力推进机收减损,保持了夏粮产量总体稳定。

旱能浇涝能排 8808万亩高标准农田给稳产托底

豫西洛阳市汝阳县,种粮大户曹现伟看着仓库里堆成小山的麦子满是欣慰。“今年有这样的收成不容易,1400亩小麦我浇了3到4遍水,比往年多浇1到2遍。平均亩产约1100斤,跟往年差不多。”曹现伟说。

河南省气象局的监测显示,3月中旬至5月21日,全省平均降水量3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而这段时间正是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期。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称,4月1日以来,河南组织234处大中型灌区开闸引水23.6亿立方米,维修机井5.6万眼,累计抗旱浇灌1.14亿亩次,具备条件的麦田基本浇灌1遍,部分地方浇灌2到3遍,加之4、5月有两次降水,旱情得到控制,小麦受旱面积由1107万亩降至110万亩,主要分布在豫西、豫西南丘陵岗地。

曹现伟的小麦不减产与他流转的地都是高标准农田有很大关系。这些农田里,水渠修到了地头,每隔50米就有一眼机井。

截至2024年年底,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8%,现有灌溉机井115万多眼,抗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河南安阳县“90后”种粮大户张先智的小麦获得丰收,他流转的2900亩地均是高标准农田,配备了伸缩式、平移式、指针式等多种现代化喷灌设备,用手机就能操控,“使用平移式喷灌设备5天浇完300亩,指针式喷灌可以日夜不停。”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调查显示,豫西、豫西南丘陵旱地灌溉条件较差,小麦受干旱影响出现减产,但这些区域小麦面积占比较小;豫北、豫东大部以及驻马店北部、南阳大部抗旱力度大,小麦后期温度总体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促进籽粒灌浆,这些地区产量保持稳定甚至稳中有增,较大程度挽回了损失,保持了夏粮产量总体稳定。

“五良”融合让生产潜力充分释放

有了高标准农田这个底子,河南积极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农业生产潜力。

河南新乡县种粮大户张志成的小麦亩产达到1300斤,比去年提高约100斤,除了浇多遍水,还有很多秘诀:深翻、精播、良种。

“前两年,我对4000多亩地进行了深翻,它能够防止土地板结,让小麦的根扎得更深,有利于小麦分蘖和保墒。”张志成说,他还使用带有北斗智能终端的拖拉机进行精准播种,播得直且均匀。

张志成去年选了4个经过多年筛选的小麦品种进行播种,部分是为种子公司种的种子粮。“你看,这麦粒多饱满,今年小麦生长后期阳光充足,对灌浆好。”张志成抓起一把小麦向记者展示。

近年来,河南持续推进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工程,选用优良品种,采用深耕深翻、精准播种、滴灌喷灌等技术,借助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植保和实施“一喷三防”,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河南郸城县农民王雷把1000亩小麦的打药工作承包给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打一遍农药每亩只需要12块钱,比我自己买药雇人要便宜。”王雷说,他们的工作人员有无人机,1000亩一天就打完药了。

目前,河南拥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7万个,服务小农户1612万户,有效破解“谁来种地”课题。

河南省植保站站长张国彦说,今年河南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整合各级资金开展统防统治和“一喷三防”,全省病虫害发生面积较去年减少1272万亩次,促进了小麦品质提升。

“快”字当头精割细收 减损就是增收

小麦成熟后就要立即收割,如遇降雨还要雨前抢收,如何既快又减损,考验着机器、机手和调度的能力。

5月20日,河南南阳邓州市的一块麦田里,6台联合收割机一字排开,不一会儿就将指定区域内的小麦收割完毕。工作人员立即在6组机收道内随机选定取样区,收集其中的麦穗和麦粒进行称重,重量越小,损失率也就越小。最终,收割机手伍传飞以0.02%的损耗率夺得冠军。

“我们省要求机收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一些地方每年都会通过机收大比武、机手培训等方式降低机收损耗率。”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王秋生说。

近几年,为了提高收割机的使用效率,河南推出了“农机云”信息化服务平台,登录电脑或手机软件,农机部门可实时监测农机分布、作业情况,及时掌握机收进度;农机手可查询周边区域作业需求、维修网点、加油站等信息;农户可查询附近的收割机、联系机手。

今年河南小麦大规模机收从开始到结束历时22天,投入联合收割机约21万台,机收率达99.8%。

“麦收期间天气以晴好为主,特别有利于机收,所以小麦的品质比较好。”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说。(完)

文章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天堂久久 |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 |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91最新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无毒不卡 | 91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日韩精品小视频 | 91av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 在线观看的毛片 | 亚洲毛片 | 午夜小毛片 | 97热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无毒不卡 | 亚洲免费精品 | 国产91色在线 | 免费 | 91亚洲精 | www.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竹内纱里奈一88av在线 | 九色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 天天热天天干 | 国产偷怕自拍 | 91久久综合 | 91av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麻豆91精品91久久久 | 人人干日日干 |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99热精品久久| www91在线观看| 91成人小视频 | 国产一区不卡视频 | 丰满少妇大力进入av亚洲葵司 | 97国产情侣爱久久免费观看 | 国产亚洲一二区 | 国产男人的天堂 | 91亚洲专区 | 91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