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人民抗日斗争故事选
□吉怀儒
经典山阳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怀川大地的村村庄庄都是抗击日寇的战场。正如1938年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所言,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焦作人民面对日寇的“三光”政策,不畏强暴,奋勇反击,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谱写了抗击日寇的辉煌篇章……
麦场歼敌寇
1938年6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博爱城东阳邑村西地的打麦场上,群众正忙着打麦清场。因日寇占据县城,进驻小中里村,人们往年那种欢乐的景象没有了,只是争分夺秒,抢收快打,祈祷老天爷不要把吃到嘴边的麦子被日本鬼子抢跑了。
这时,驻小中里村的一个日本兵朝阳邑村走来,看了看村头路边的麦场,然后往村里走去。这个日本兵来到村西头几户农家,大声号叫,见鸡就撵,见狗就打,就是没有他要找的“花姑娘”。
这个日本兵贼心不死,闯进程发寅家里,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说:“你的,‘花姑娘’的有……”逼着程发寅的母亲为他找“花姑娘”。程母见此,胆战心惊,面对疯狂的鬼子只好说:“我,我去给你找‘花姑娘’……”边说边急忙离开。
老太太急匆匆来到麦场,大惊失色地对乡亲们说了鬼子纠缠的情况。众人听了,无不咬牙切齿,仇恨满腔,说:“光天化日,竟敢肆意妄为,真是豺狼本性。”农民程桂俊拍着胸膛说:“鬼子如此欺负我们,咱得想个办法,弄死他。”大家都让他出主意。程桂俊说:“鬼子要找‘花姑娘’,我们来个将计就计……”大家心领神会,随即分头行事。
老太太回到家,对那个鬼子说:“‘花姑娘’找到了……”说着指向村西方向。那个鬼子跟着老太太来到村西,果然远远地看到一穿花衣服的姑娘正向村外走去,便向“花姑娘”追去。“花姑娘”时而回头看看,时而紧跑几步,把鬼子引进打麦场。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只见程桂俊闪电般从麦垛后闪出,举起桑杈朝鬼子头上打来,鬼子一声不吭栽倒在地。紧接着,程荣业、程存元等人拿着两指钩和桑杈,劈头盖脸地朝鬼子打来。他们还抽出鬼子的刺刀,捅进他的肚里。程桂俊说:“今天叫你尝尝中国爷们的厉害!”大家随即把鬼子的尸体投入附近的枯井内,用土填埋好。
一切是那样从容和平静,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麦场上的人们更加劲地扬场打麦……
菜园杀鬼子
郜德纯(又名祥云),1918年生,沁阳山王庄人,中共党员。他身材魁梧,武艺高强,正直善良。1938年7月,他在家乡南地果断击杀一日本兵,是远近闻名的抗日英雄。
1938年7月初,日军占领沁北山王庄、西万、西向一带,在沿线各村驻有部队。日军经常三五成群地到临近村庄为非作歹,烧杀抢掠,群众恨之入骨。
这天上午,郜德纯在村西石河旁见一日本兵在一片菜地前东张西望,像在寻找什么。日本兵个子不高,背着钢盔,身系刺刀和手雷,手里斜端着枪,刺刀和钢盔在阳光下发出刺眼的寒光。
党组织号召全民皆兵,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消灭日寇。郜德纯想到此,决心干掉这个鬼子兵,马上回村找到地下党员王德新和王四顺。两人听说后,立即来了精神。
王德新从家里找出一身旧衣裳。郜德纯将它们穿在身上,戴一顶旧草帽,腰上系草绳,手拿粪杈,肩扛着粪筐,向村西走去。扮成拾粪农民的郜德纯走走停停,同时观察着周围情况,一步步迎着日本兵走去。王德新和王四顺跟他拉开一段距离,利用周围环境作掩护,迂回着接近鬼子。
说实话,郜德纯他们还是挺紧张的。虽说他们3个人,敌人只有1个,但他们只是拿着粪杈和锄头,面对的是荷枪实弹、训练有素的侵略者。郜德纯暗暗鼓劲:一定要除掉这个日本兵,为乡亲们报仇!这时,鬼子也看到了郜德纯,拉了一下枪栓,用枪指着他:“什么的干活?”当鬼子看到郜德纯孤身一人,又是拾粪的庄稼汉时,放松了警惕。
鬼子放下枪,要郜德纯过去。郜德纯装作害怕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来到鬼子跟前。鬼子呜哩哇啦说了一通,他一句也没听懂,用手势比画着:“我听不懂你的话。”那个鬼子急了,劈胸就是一拳,郜德纯一个趔趄后退几步,赔着笑脸点头哈腰。
接着,鬼子双手比了个长长的东西,又捂了捂肚子,指指嘴巴。“黄瓜?太君想吃黄瓜?”郜德纯猜测道。“吆西!”鬼子笑了。郜德纯抬手指向不远处的菜园,说:“太君,黄瓜,那边大大的有!”郜德纯在前,日本兵在后,来到黄瓜地头。看到鲜嫩的黄瓜,鬼子向郜德纯竖起大拇指:“你的,大大的良民!”说着,把枪扔在地上,弯腰去摘黄瓜。
郜德纯见时机已到,当机立断,扔下粪筐和粪杈,纵身向鬼子猛扑过去。鬼子还没明白咋回事,就被郜德纯摁倒在地。两人就在菜地的垄塄上滚打起来。
鬼子腾出一只手去捡枪,郜德纯手疾眼快,一伸腿将枪踢出丈把远。鬼子捡不到枪,便伸手去拔腰间的刺刀。郜德纯一拳打在鬼子的腮帮上,鼻涕和血流了出来。疼痛使鬼子用手捂住腮帮。
这一切都发生在瞬间。王德新和王四顺见郜德纯与鬼子撕打在一起,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跟前。一人摁头,一人抱脚,把鬼子死死地摁在地上。郜德纯见来了帮手,爬起来捡起一块石头,朝鬼子的头狠狠砸去。见鬼子翻白眼,他还不解恨,夺过王德新手中的锄头,又朝鬼子的头砸了几下,见鬼子七窍流血没了气息才停手。
接着,他们拖着鬼子的尸体,顺着小河沟,来到不远处张庄村的南地。这里竹林茂密,便于隐蔽。郜德纯用锄头将鬼子的头砍下来,把鬼子的裤子脱下,将两个裤管打了个结,把鬼子的枪以及钢盔、手雷、刺刀装进裤子里……
郜德纯他们勇杀日本兵的事迹受到沁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的表彰,鼓舞了人民群众抗击日寇的信心和勇气。
刀劈中队长
1939年2月26日,日寇三四百人夜宿武陟县东小虹村。鬼子一进村就祸害百姓,见东西就抢,见女人就祸害。吴申的三叔前年刚结婚,一鬼子在三叔家把三婶强奸了。吴申20多岁,血气方刚,听说鬼子糟蹋三婶后,义愤填膺,和三叔商量:“小鬼子不再来则罢,他胆敢再来,咱叫他有来无回!”并找出家里早些年打制的两把钢刀磨得锋利无比,他和三叔一人一把带在身上。
那个鬼子吃过晚饭,手拿洋蜡,又到吴申三叔家来。见大门关着,日本鬼子找到东边的后腰门往吴申三叔家里走。这时,吴申也从这个腰门往外走,迎面碰了头。吴申为了麻痹他,说:“太君,你先走!”当那个鬼子进了他家后,吴申突然转身,抽出钢刀,对准他的脖子就是一刀。那个日本鬼子哼都没哼一声,就身首异处。
杀死鬼子后,吴申叔侄把鬼子的尸体扔到后院的枯井里,用豆秆和玉米秆盖住,又将院内有血迹的土刮掉,盖上新土。吴申把身上的血衣脱掉,扔进枯井里。整理完后,他们又检查一遍,认为万无一失,才告别家人,跑到河滩上躲起来。
日本鬼子早上集合时,发现一匹马没人骑,才知道少了一个人,说是鬼子的中队长。
联庄会抗日
武陟县詹店镇得黄河千年滋养,历来民风强悍,面对日寇铁蹄的践踏,不乏勇敢反抗之士,比较有名的是郭庵村的魏全振和大茶堡村的何献珍。他两人召集大茶堡、郭庵、杨延井等附近村民成立联庄会,保家护村,并规定附近哪个村有啥事,鸣锣为号,联合抗敌。
1941年夏的一天,10余个日本鬼子窜到郭庵村骚扰,遭到村民的反击,鬼子未带枪支狼狈逃窜。鬼子没在村里捞到好处,不死心。中午时分,20多个鬼子全副武装坐汽车再次来到郭庵村西头,停在大王庙前的广场上,除司机外全部进入郭庵村。
联庄会的群众听见锣响,几百人涌向郭庵村。在魏全振和何献珍的组织下,他们拿着大刀、棍棒和红缨枪,紧紧跟在鬼子后面。见此,荷枪实弹的鬼子起了杀心。他们从村内折回到大王庙前,用枪对准联庄会的群众,命令群众把手中的大刀和红缨枪等放到大王庙门口,到路南的广场上集合。此时此刻,魏全振大喝一声:“大家不能放下武器,放下就是死!”何献珍接着高喊:“拿家伙,跟鬼子拼啊!”于是,所有人操刀持枪一哄而上,鬼子见众怒难犯,连车也顾不得上,边开枪边仓皇逃窜。联庄会的群众向村外追了几百米。
这次联庄会的抗日斗争,写就了怀川人民抗击日寇的新篇章。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怀川大地的村村庄庄都是抗击日寇的战场。正如1938年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所言,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焦作人民面对日寇的“三光”政策,不畏强暴,奋勇反击,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谱写了抗击日寇的辉煌篇章……
麦场歼敌寇
1938年6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博爱城东阳邑村西地的打麦场上,群众正忙着打麦清场。因日寇占据县城,进驻小中里村,人们往年那种欢乐的景象没有了,只是争分夺秒,抢收快打,祈祷老天爷不要把吃到嘴边的麦子被日本鬼子抢跑了。
这时,驻小中里村的一个日本兵朝阳邑村走来,看了看村头路边的麦场,然后往村里走去。这个日本兵来到村西头几户农家,大声号叫,见鸡就撵,见狗就打,就是没有他要找的“花姑娘”。
这个日本兵贼心不死,闯进程发寅家里,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说:“你的,‘花姑娘’的有……”逼着程发寅的母亲为他找“花姑娘”。程母见此,胆战心惊,面对疯狂的鬼子只好说:“我,我去给你找‘花姑娘’……”边说边急忙离开。
老太太急匆匆来到麦场,大惊失色地对乡亲们说了鬼子纠缠的情况。众人听了,无不咬牙切齿,仇恨满腔,说:“光天化日,竟敢肆意妄为,真是豺狼本性。”农民程桂俊拍着胸膛说:“鬼子如此欺负我们,咱得想个办法,弄死他。”大家都让他出主意。程桂俊说:“鬼子要找‘花姑娘’,我们来个将计就计……”大家心领神会,随即分头行事。
老太太回到家,对那个鬼子说:“‘花姑娘’找到了……”说着指向村西方向。那个鬼子跟着老太太来到村西,果然远远地看到一穿花衣服的姑娘正向村外走去,便向“花姑娘”追去。“花姑娘”时而回头看看,时而紧跑几步,把鬼子引进打麦场。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只见程桂俊闪电般从麦垛后闪出,举起桑杈朝鬼子头上打来,鬼子一声不吭栽倒在地。紧接着,程荣业、程存元等人拿着两指钩和桑杈,劈头盖脸地朝鬼子打来。他们还抽出鬼子的刺刀,捅进他的肚里。程桂俊说:“今天叫你尝尝中国爷们的厉害!”大家随即把鬼子的尸体投入附近的枯井内,用土填埋好。
一切是那样从容和平静,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麦场上的人们更加劲地扬场打麦……
菜园杀鬼子
郜德纯(又名祥云),1918年生,沁阳山王庄人,中共党员。他身材魁梧,武艺高强,正直善良。1938年7月,他在家乡南地果断击杀一日本兵,是远近闻名的抗日英雄。
1938年7月初,日军占领沁北山王庄、西万、西向一带,在沿线各村驻有部队。日军经常三五成群地到临近村庄为非作歹,烧杀抢掠,群众恨之入骨。
这天上午,郜德纯在村西石河旁见一日本兵在一片菜地前东张西望,像在寻找什么。日本兵个子不高,背着钢盔,身系刺刀和手雷,手里斜端着枪,刺刀和钢盔在阳光下发出刺眼的寒光。
党组织号召全民皆兵,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消灭日寇。郜德纯想到此,决心干掉这个鬼子兵,马上回村找到地下党员王德新和王四顺。两人听说后,立即来了精神。
王德新从家里找出一身旧衣裳。郜德纯将它们穿在身上,戴一顶旧草帽,腰上系草绳,手拿粪杈,肩扛着粪筐,向村西走去。扮成拾粪农民的郜德纯走走停停,同时观察着周围情况,一步步迎着日本兵走去。王德新和王四顺跟他拉开一段距离,利用周围环境作掩护,迂回着接近鬼子。
说实话,郜德纯他们还是挺紧张的。虽说他们3个人,敌人只有1个,但他们只是拿着粪杈和锄头,面对的是荷枪实弹、训练有素的侵略者。郜德纯暗暗鼓劲:一定要除掉这个日本兵,为乡亲们报仇!这时,鬼子也看到了郜德纯,拉了一下枪栓,用枪指着他:“什么的干活?”当鬼子看到郜德纯孤身一人,又是拾粪的庄稼汉时,放松了警惕。
鬼子放下枪,要郜德纯过去。郜德纯装作害怕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来到鬼子跟前。鬼子呜哩哇啦说了一通,他一句也没听懂,用手势比画着:“我听不懂你的话。”那个鬼子急了,劈胸就是一拳,郜德纯一个趔趄后退几步,赔着笑脸点头哈腰。
接着,鬼子双手比了个长长的东西,又捂了捂肚子,指指嘴巴。“黄瓜?太君想吃黄瓜?”郜德纯猜测道。“吆西!”鬼子笑了。郜德纯抬手指向不远处的菜园,说:“太君,黄瓜,那边大大的有!”郜德纯在前,日本兵在后,来到黄瓜地头。看到鲜嫩的黄瓜,鬼子向郜德纯竖起大拇指:“你的,大大的良民!”说着,把枪扔在地上,弯腰去摘黄瓜。
郜德纯见时机已到,当机立断,扔下粪筐和粪杈,纵身向鬼子猛扑过去。鬼子还没明白咋回事,就被郜德纯摁倒在地。两人就在菜地的垄塄上滚打起来。
鬼子腾出一只手去捡枪,郜德纯手疾眼快,一伸腿将枪踢出丈把远。鬼子捡不到枪,便伸手去拔腰间的刺刀。郜德纯一拳打在鬼子的腮帮上,鼻涕和血流了出来。疼痛使鬼子用手捂住腮帮。
这一切都发生在瞬间。王德新和王四顺见郜德纯与鬼子撕打在一起,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跟前。一人摁头,一人抱脚,把鬼子死死地摁在地上。郜德纯见来了帮手,爬起来捡起一块石头,朝鬼子的头狠狠砸去。见鬼子翻白眼,他还不解恨,夺过王德新手中的锄头,又朝鬼子的头砸了几下,见鬼子七窍流血没了气息才停手。
接着,他们拖着鬼子的尸体,顺着小河沟,来到不远处张庄村的南地。这里竹林茂密,便于隐蔽。郜德纯用锄头将鬼子的头砍下来,把鬼子的裤子脱下,将两个裤管打了个结,把鬼子的枪以及钢盔、手雷、刺刀装进裤子里……
郜德纯他们勇杀日本兵的事迹受到沁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的表彰,鼓舞了人民群众抗击日寇的信心和勇气。
刀劈中队长
1939年2月26日,日寇三四百人夜宿武陟县东小虹村。鬼子一进村就祸害百姓,见东西就抢,见女人就祸害。吴申的三叔前年刚结婚,一鬼子在三叔家把三婶强奸了。吴申20多岁,血气方刚,听说鬼子糟蹋三婶后,义愤填膺,和三叔商量:“小鬼子不再来则罢,他胆敢再来,咱叫他有来无回!”并找出家里早些年打制的两把钢刀磨得锋利无比,他和三叔一人一把带在身上。
那个鬼子吃过晚饭,手拿洋蜡,又到吴申三叔家来。见大门关着,日本鬼子找到东边的后腰门往吴申三叔家里走。这时,吴申也从这个腰门往外走,迎面碰了头。吴申为了麻痹他,说:“太君,你先走!”当那个鬼子进了他家后,吴申突然转身,抽出钢刀,对准他的脖子就是一刀。那个日本鬼子哼都没哼一声,就身首异处。
杀死鬼子后,吴申叔侄把鬼子的尸体扔到后院的枯井里,用豆秆和玉米秆盖住,又将院内有血迹的土刮掉,盖上新土。吴申把身上的血衣脱掉,扔进枯井里。整理完后,他们又检查一遍,认为万无一失,才告别家人,跑到河滩上躲起来。
日本鬼子早上集合时,发现一匹马没人骑,才知道少了一个人,说是鬼子的中队长。
联庄会抗日
武陟县詹店镇得黄河千年滋养,历来民风强悍,面对日寇铁蹄的践踏,不乏勇敢反抗之士,比较有名的是郭庵村的魏全振和大茶堡村的何献珍。他两人召集大茶堡、郭庵、杨延井等附近村民成立联庄会,保家护村,并规定附近哪个村有啥事,鸣锣为号,联合抗敌。
1941年夏的一天,10余个日本鬼子窜到郭庵村骚扰,遭到村民的反击,鬼子未带枪支狼狈逃窜。鬼子没在村里捞到好处,不死心。中午时分,20多个鬼子全副武装坐汽车再次来到郭庵村西头,停在大王庙前的广场上,除司机外全部进入郭庵村。
联庄会的群众听见锣响,几百人涌向郭庵村。在魏全振和何献珍的组织下,他们拿着大刀、棍棒和红缨枪,紧紧跟在鬼子后面。见此,荷枪实弹的鬼子起了杀心。他们从村内折回到大王庙前,用枪对准联庄会的群众,命令群众把手中的大刀和红缨枪等放到大王庙门口,到路南的广场上集合。此时此刻,魏全振大喝一声:“大家不能放下武器,放下就是死!”何献珍接着高喊:“拿家伙,跟鬼子拼啊!”于是,所有人操刀持枪一哄而上,鬼子见众怒难犯,连车也顾不得上,边开枪边仓皇逃窜。联庄会的群众向村外追了几百米。
这次联庄会的抗日斗争,写就了怀川人民抗击日寇的新篇章。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